山鏡
  • HOME
  • 關於山鏡
  • 登山小學堂
    • 準山友的常見疑問
    • 基本登山安全
      • 如何撰寫登山計畫書?
      • 登山如何穿著?
      • 手機離線地圖GPX使用教學
    • 登山天氣預報APP
    • 認識三角點
  • 登山行程
    • 野溪溫泉
      • 四稜野溪溫泉
    • 百岳
      • 羊頭山(單攻)
    • 縱走路線
      • 能高安東軍
      • 北二段(O型逆走)
  • 山林廚房
    • 登山糧食規劃
    • 使用高山瓦斯罐及爐具,不能忽略的細節
Close
山鏡
Close
  • HOME
  • 關於山鏡
  • 登山小學堂
    • 準山友的常見疑問
    • 基本登山安全
      • 如何撰寫登山計畫書?
      • 登山如何穿著?
      • 手機離線地圖GPX使用教學
    • 登山天氣預報APP
    • 認識三角點
  • 登山行程
    • 野溪溫泉
      • 四稜野溪溫泉
    • 百岳
      • 羊頭山(單攻)
    • 縱走路線
      • 能高安東軍
      • 北二段(O型逆走)
  • 山林廚房
    • 登山糧食規劃
    • 使用高山瓦斯罐及爐具,不能忽略的細節
登山天氣預報APP
登山小學堂 2021-11-27 山鏡

登山天氣預報APP

學會查看天氣預報,對登山活動來說,是一項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,這篇就跟大家介紹兩款我常用且都是免費的天氣預報APP,也分享實際如何運用這兩款APP做天氣查詢、判斷預定行程是否能如期出發?或者忍痛倒團?還是在過程中能夠彈性調整行程?

篇幅主要會以最關心的降雨查詢做分享~

第一款  Windy

一、常用基本功能介紹

?打開Windy,點選主頁面,會定位所在位置的天氣預報資訊。
下方為時間軸。

?觀看氣象雷達與衛星圖層的快捷鍵。

?選單打開,可以更換選擇想觀看的圖層。

?選單往下滑,可以選擇想觀看的預報模型,不同預報模型所提供的預報資訊會有差異,而我通常都是選擇參考「ECMWF」模型,使用上平均而言ECMWF的預報準確度較高於其他模型。
點按”關於這些數據”,可以看到此模型數據更新時間,及預期下一次的更新的時間。

?可以直接搜尋要去的目的地,輸入地名後記得點選“換行”,才會跳出地點得以選擇。

?點按所搜尋到的地點後,便會跳出基本預報資訊欄,較關注的資訊就是(總)降雨量mm。
但點按下方紅色區塊Display,可以選擇「Meteogram」預報資訊欄,可以觀看更多細節的資訊,我較常去關注的為:
1.降雨表現
藍色降雨量(代表大尺度降水)、紫色對流雨(代表對流性降水),會發現這兩者數值相加即為基本預報資訊欄的(總)降雨量mm。

2.雲霧表現
虛線所代表的是「等壓面、海拔高度」,由下往上數的第一條虛線(900h 900m)即900百帕等壓面、海拔900公尺;第二條虛線(800h 2km)即800百帕等壓面、海拔2000公尺;第三條虛線(700h 3km)即700百帕等壓面、海拔3000公尺,而台灣高海拔山區大多3000多公尺,所以最常看的就是3000公尺以下的這三條虛線。灰色的區塊是代表容易有雲霧的地方,越深灰表示濕度越高、越容易有雲霧產生,所以可以用來判斷預計抵達的目的地或山頭的海拔高度,是否有機會被雲霧所覆蓋住,又或者是有機會出大景~

?下方紅色區塊也可以點選「比較不同預報模式」,參考看看不同模式下的預報,但個人通常還是參考ECMWF模式居多。

?登錄帳號後,也可以把想去的地方或常去的地方加入「我的最愛」,方便直接點選搜尋~

二、實際運用Windy查詢降雨的經驗分享

假設星期一、星期二要去奇萊南華兩天一夜,行程安排如下: 
DAY1 星期一
09:30 屯原登山口
12:00 雲海保線所
16:00 天池山莊(住宿)

DAY2 星期二
03:00 起登出發
05:30 奇萊南峰
08:30 奇萊南華
10:00 天池山莊
16:00 屯原登山口

首先搜尋行程中會經過的「地點」再對應「預計抵達時間點」,來查看此時此地的天氣預報”概況”~(均參考ECMWF預報模式)

以Day 1星期一的天氣預報來看:

?預計09:30從屯原登山口起登,便搜尋?「屯原登山口」查看基本資訊欄中星期一8點~11點之間的(總)降雨量為0.2mm。根據個人經驗,零點幾mm的降雨量通常只是極小的雨或霧雨,甚至不會感受到下雨。

?接著再點選下方紅色區塊Display,打開Meteogram資訊欄查看更詳細資訊,

降雨表現:
在8點~11點間,累積的降雨量僅紫字的對流雨(對流性降水)0.2mm,沒有藍字的降雨量(大尺度降水),這兩者相加即為基本資訊欄顯示的(總)降雨量0.2mm。

雲霧表現:
在8點~11點間,以屯原登山口的海拔高度約2000公尺來看,可以留意由下數上來的第二條虛線(即海拔2km高度)的位置,有部分淺灰背景或空白,而2km虛線以上~3km虛線中間的灰階背景由淺到深。

?所以根據降雨表現跟雲霧表現推測??在海拔約2000m的屯原登山口起登時,天氣大致上算還可以,只是天空可能會有雲層,而眼前景色也還算清楚,可能偶爾稍微起霧,也小機率會有一點霧雨。

?到了中午12:00,預計抵達雲海保線所,便搜尋?「雲海保線所」查看基本資訊欄中星期一11點~14點之間的(總)降雨量為1.1mm。根據個人經驗,1mm以上的降雨量已經是明顯有感下雨。

?接著再點選下方紅色區塊Display,打開Meteogram資訊欄查看更詳細資訊,

降雨表現:
在11點~14點間,累積的降雨量為紫字的對流雨(對流性降水)0.8mm,藍字的降雨量(大尺度降水)0.3mm,這兩者相加即為基本資訊欄顯示的(總)降雨量1.1mm。

雲霧表現:
在11點~14點間,以雲海保線所的海拔高度約2340公尺來看,已經比屯原登山口來到海拔更高的位置,要留意的大概是第二條虛線(即海拔2km高度)上方一點的位置,完全被灰階背景覆蓋。

?所以根據降雨表現跟雲霧表現推測??在海拔2340m的雲海保線所時,天氣已經轉差且下著雨,眼前景色也會明顯被雲霧覆蓋。

?再來到了下午16:00,預計抵達天池山莊住宿,便搜尋?「天池山莊」查看基本資訊欄中星期一14點~17點之間的(總)降雨量為1.5mm。雨勢來得更大一些些,不過也可以看到過了17點後,雨勢就會趨緩至晚間20點,總降雨量降低為0.4mm。

?接著再點選下方紅色區塊Display,打開Meteogram資訊欄查看更詳細資訊,

降雨表現:
在14點~17點間,累積的降雨量為紫字的對流雨(對流性降水)0.5mm,藍字的降雨量(大尺度降水)1mm,這兩者相加即為基本資訊欄顯示的(總)降雨量1.5mm。

雲霧表現:
在14點~17點間,以天池山莊的海拔高度約2860公尺來看,又來到海拔更高的位置,接近3000公尺,所以可以留意第三條虛線(即海拔3k高度)下方一點的位置,同樣完全被更灰階的背景覆蓋。

?所以根據降雨表現跟雲霧表現推測??在海拔2860m的天池山莊時,天氣持續下著雨,眼前景色依然被雲霧籠罩。也可以看到17點~20點,灰階背景變淺,表示雲霧可能會散去一些些,雨勢也變小。

時間來到隔天,
以Day 2星期二的天氣預報來看:

?預計凌晨03:00從天池山莊起登出發,便搜尋?「天池山莊」查看基本資訊欄中星期二2點~5點之間的(總)降雨量為0mm。看來凌晨出發時不會有雨。

?接著再點選下方紅色區塊Display,打開Meteogram資訊欄查看更詳細資訊,

降雨表現:
在2點~5點間,沒有顯示降雨表現。

雲霧表現:
在2點~5點間,同樣在天池山莊,同樣看到第三條虛線(即海拔3k高度)下方一點的位置,僅有極淺灰背景或空白,且虛線以上是完全沒有灰色背景覆蓋。

?所以根據降雨表現跟雲霧表現推測??凌晨出發時雲霧可能大都散去,還可能有機會看到星星。

?到了清晨05:30,預計抵達奇萊南峰三角點,便搜尋?「奇萊南峰」查看基本資訊欄中星期二5點~8點之間的(總)降雨量為0mm。同樣到山頂不會有雨。

?接著再點選下方紅色區塊Display,打開Meteogram資訊欄查看更詳細資訊,

降雨表現:
在5點~8點間,一樣沒有顯示降雨表現。

雲霧表現:
在5點~8點間,以奇萊南峰的海拔高度3358公尺來看,可以留意第三條虛線(即海拔3k高度)上方一點的位置,已經沒有任何灰色背景,而虛線下方一點的位置有部分淺灰背景。

?所以根據降雨表現跟雲霧表現推測??登頂奇萊南峰時是好天氣,且可能有機會看到雲海。

?到了早上08:30,預計抵達奇萊南華三角點,便搜尋?「奇萊南華」查看基本資訊欄中星期二8點~11點之間的(總)降雨量為0mm。同樣到山頂不會有雨。

?接著再點選下方紅色區塊Display,打開Meteogram資訊欄查看更詳細資訊,

降雨表現:
在8點~11點間,一樣沒有顯示降雨表現。

雲霧表現:
在8點~11點間,以奇萊南華的海拔高度3184公尺來看,同樣留意第三條虛線(即海拔3k高度)上方一點的位置,同樣沒有任何灰色背景。

?所以根據降雨表現跟雲霧表現推測??登頂奇萊南華大致也還是好天氣。

?到了早上10:00,預計返回到天池山莊,便搜尋?「天池山莊」查看基本資訊欄中星期二8點~11點之間的(總)降雨量為0mm。同樣不會有雨。

?接著再點選下方紅色區塊Display,打開Meteogram資訊欄查看更詳細資訊,

降雨表現:
在8點~11點間,一樣沒有顯示降雨表現。

雲霧表現:
在8點~11點間,回到天池山莊的海拔高度約2860公尺,一樣留意第三條虛線(即海拔3k高度)下方一點的位置,同樣沒有任何灰色背景。

?所以根據降雨表現跟雲霧表現推測??依然保持著良好天氣。

?到了下午16:00,預計返回到屯原登山口,便搜尋?「屯原登山口」查看基本資訊欄中星期二14點~17點之間的(總)降雨量為0mm。同樣不會有雨。

?接著再點選下方紅色區塊Display,打開Meteogram資訊欄查看更詳細資訊,

降雨表現:
在14點~17點間,一樣沒有顯示降雨表現。

雲霧表現:
在14點~17點間,回到屯原登山口的海拔高度約2000公尺,留意回第二條虛線(即海拔2k高度)的位置,僅有極淺灰背景或空白。

?所以根據降雨表現跟雲霧表現推測??還是好天氣,眼前景色清楚,可能偶爾稍微起霧。

—行程結束—

綜合以上,簡單來說,
Day 1天氣不好:上午起登時可能為多雲陰天,中午便會碰上下雨,一直到下午抵達天池山莊還在下雨,但晚上就會雨停。
Day 2整日好天氣:凌晨由天池山莊起登時雲層已散,早上登頂兩座百岳時皆為好天氣,應該有不錯的展望,返程下山時也大致都是好天氣。

結論:
⭕️兩天這樣的天氣預報狀況,我是會選擇如期出發的??‍♂️,雖然第一天會下雨,但某時段的最大降雨量1.5mm,還在我個人可接受範圍,且第二天登頂時是好天氣,更何況整天都是好天氣~
❓若其中一天最大降雨量來到2mm以上或多個時段都有1mm以上的降雨表現,我可能就會考慮考慮是否要出發?~
❌若是兩天的最大降雨量都來到2mm以上或多個時段都有2mm以上的降雨表現,基本上我是一定會決定倒團的?~
因為2mm以上的降雨量在山上已經是淋成落湯雞的概念,大概長這樣……??

以上就是我個人實際運用Windy查詢降雨的經驗分享,透過先搜尋行程中會經過的「地點」再對應「預計抵達時間點」,來查看此時此地的天氣預報”概況”,然後通常我會視情況大概在出發前7天、前3天、前1天、出發當天,各看一次預報,確認天氣的變化~若是長天數的縱走行程,我也會將查詢結果事先截圖下來,因為山上沒訊號的地方Windy就無法查看了,提供給大家參考!

⚠️另外,在該趟行程中,若是有困難地形需要通過,例如:崩壁、橫渡、斷崖、拉繩等,則應特別留意通過困難地形的時間點,如會遇上惡劣天氣,則應該避免在該時段通過以降低風險,可以改為提早起登出發,在天氣變壞前先通過此危險路段,若真的在危險路段碰上惡劣天氣,就要依隊伍整體狀況、能力、經驗,來考慮是否原路撤退或轉進其他替代路線,不勉強通過,這些緊急應變計畫,都應該在出發前就先做好規劃,在真的遇上時才不會慌亂做出錯誤決策。


第二款  落雨小幫手

一、常用基本功能介紹

?落雨小幫手主要提供過去20分鐘到未來1小時內的雷達回波及雨量,且有定位功能,便能觀看雷達回波近1個小時內的移動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所在位置,操作非常單純沒有太多功能。

二、實際運用落雨小幫手的經驗分享

在某次登頂閂山的山頭,展望大致良好,也還有出太陽,不過遠方出現厚厚的雲層,感覺那雲層不太友善,於是打開落雨小幫手,對應雲層的方向確實也反映在雷達回波圖上面,且會往我們的方向移動,看來晚點有很大機會碰到降雨,雖然一定都會準備雨衣褲,但就是不想在行走過程中淋雨~~於是就沒有在山頭待太久,希望能趕在下雨前抵達我們的預定營地,果真一到營地都安頓好後,就下起傾盆大雨,可說這雨下的真是時候呀!?還是說可謂時間管理大師??

落雨小幫手屬於比較及時的預報工具,因為預報時間近,準確度也較高,偶爾臨時用到就是有淋到雨跟沒淋到雨的差別了~

即使有了天氣預報工具,也很難百分之百準確,因為影響氣候變動的因子有太多,加上山區地形的變化錯綜複雜,許多中小尺度的降雨也不見得能夠測量出來,唯有做好防水打包、準備雨衣褲、備用衣物、保暖衣物,才能及時應對降雨天氣,登山時碰到雨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,反倒還能增加下雨天登山的各種能力和經驗,學習在山上對下雨天的應變,不過還是祝福大家登山都能出大景啦!???
Share:
Previous post 羊頭山(單攻)
羊頭山(單攻)
Next post 手機離線地圖GPX使用教學
手機離線地圖GPX使用教學

Related Posts

如何撰寫登山計畫書?
Share:
登山小學堂

如何撰寫登山計畫書?

2021-05-15 山鏡
登山計畫背後需考量的內容包含: 一、Where 去哪裡? 路線的現況及可能影響行程的因子,主要有四個影響環境空 […]
認識三角點
Share:
登山小學堂

認識三角點

2021-05-15 山鏡
三角點的作用 是過去用來繪製地形圖的「三角測量點」,又稱作三角網測站、三角測高柱、三角測量站、標高柱或測量墩等 […]

近期文章

  • 四稜野溪溫泉
  • 使用高山瓦斯罐及爐具,不能忽略的細節
  • 手機離線地圖GPX使用教學
  • 登山天氣預報APP
  • 羊頭山(單攻)

分類

  • 山林廚房
  • 登山小學堂
  • 百岳
  • 縱走路線
  • 野溪溫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