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三角點
三角點的作用
是過去用來繪製地形圖的「三角測量點」,又稱作三角網測站、三角測高柱、三角測量站、標高柱或測量墩等,大多選擇設立在較突出的山峰,作為測量基準點。點與點之間的直線距離,必須互相清楚可見,打椿聯成三角形,然後測量各點的方位角、點與點之間的直線距離(三角形邊長)、各點的海拔高度等,再依邊長計算座標,決定多點平面位置。於測量基準點所在位置埋設固定的基石,就是三角點。
基石的材質:花崗石、觀音石、青石、混凝土、銅標、鋼標等,大致依種類、等級不同而有大小差異。
三角點的等級
在基石上會刻印等級字樣,依點與點之間所構成的三角形邊長,可分為一等、二等、三等、四等及其他三角點。
一等三角點:平均邊長45公里,展望最好。
二等三角點:平均邊長8公里,展望次之。
三等三角點:平均邊長4公里,展望再次之。
四等三角點:平均邊長2公里,展望最差,又稱圖根點,專門測量標高的基點。
連結三個三角點,即可形成測量面,在三個「一等三角點」測量面內,可包含其它二等、三等及四等三角點。
觀看影片便輕鬆明白三角點之間的構成??:【三角點與GPS】算出我們的距離 | 《小叮噹科學教育系列》
▲三叉山的一等三角點展望,背後可望向玉山主峰
三角點的由來
日本在統治台灣後,為了實際管理需要而在總督府設立「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」,快速的以三年時間在明治36年(1903年)完成基本土地測量,埋設三等三角點基石1028顆(因用途為地籍測量,故俗稱「地籍三角點」)、圖根點基石約 2300顆,製圖成果為「臺灣堡圖」。
▲臺灣堡圖-明治版(圖片來源:上河文化,日治臺灣地形圖一覽)
之後又由日本陸軍的「陸地測量部」於明治42年(1909年)開始實施數次更正式、更詳細的三角測量,埋設一等至三等三角點基石共約1176顆(俗稱「陸測三角點」 ),製圖成果為「臺灣地形圖」(前後發行1:25000、1:50000兩種) 。期間官方各機關也有埋設各自用途的三角點基石,或因原三角點、圖根點不敷使用、遺失損毀而另埋補點。
▲臺灣地形圖,比例尺1:25000(圖片來源:上河文化,日治臺灣地形圖一覽)
▲臺灣地形圖,比例尺1:50000(圖片來源:上河文化,日治臺灣地形圖一覽)
補充影片??:1907年 日本三角點測量 (電影改編版) 【中文字幕】
戰後,國民政府接收台灣,各類三角點也由權責單位接管,也有再增設許多補點。然而目前測量已改採GPS衛星定位而不再使用傳統三角測量,原埋設的三角點大多已失去原用途,但有部分標石點位改作衛星控制點使用。
▲奇萊北峰一等白牆展望 feat. 厭世臉
參考資料: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8%89%E8%A7%92%E9%BB%9E
https://www.sunriver.com.tw/map_oldtaiwan.htm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9IhfIQQkP8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4D_mKRfg5v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