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山糧食規劃
一、糧食種類
✔️正餐(早、中、晚):三餐的準備可選擇開公糧或是個人糧(自理)。
公糧:由登山隊伍共同規劃、討論菜單,食材平均分裝或依能力分配於隊伍間,揹負上山。
個人糧(自理):每個人各自規劃菜單、準備自己的食材,自行揹負上山、自行炊煮。
✔️行動糧:於行進間休息能夠隨時補充的糧食,易於取用,不需開火。例如堅果、能量飲、糖果、巧克力、餅乾、麵包、飯糰、肉乾等。
✔️緊急糧:發生緊急狀況時,能迅速補充熱量,維持身體機能。例如失溫時飲用黑糖、薑茶、能量棒等。
✔️備用糧:防止遇到突發狀況無法如期下山,多準備一天份量的糧食且易於煮食。例如泡麵、乾燥飯等。
二、規劃要點
✔️人員構成:依人數、男女比例、食量、葷素、隊伍負重能力,計算所需食材、鍋具、爐頭、瓦斯等數量。
✔️行程安排:依天數、地點、環境、水源地、氣候等,規劃合適的菜單。
✔️糧食內容:考量預算、體積、重量、飽足感、營養、好吃、保存難易、炊煮難易、廚餘處理、垃圾少、鍋具清潔。
✔️餐次順序及分裝:事先處理食材,簡化食材包裝,並註記日程餐序。例如生鮮肉類應盡早於第一天煮食。
三、常見登山食材內容
主食:白飯、麵、麵包、吐司、燕麥。
副食:生肉、臘肉、香腸、鹹豬肉、火腿、加工食品、醃製肉品、各類青菜、乾燥菜、蛋。
調味料:油、鹽、醬油、糖。
水果:蘋果、番茄、芭樂、蓮霧、橘子、香蕉。
飲品:茶包、咖啡、薑茶、寶礦力粉。
四、食材保存與分裝
肉類:可先醃製後裝入保鮮夾鏈袋,再放入冰箱冷凍。也可先煮至半熟後裝入保鮮夾鏈袋,再放入冰箱冷凍,能保存更久。若天氣較炎熱可再搭配保冷袋使用,另外的小撇步是可利用寶特瓶裝水後冷凍當保冰磚,水退冰後也可用來飲用~
蔬菜:先將不需要的部分去除(根),水分盡量吸乾,裝入保鮮夾鏈袋。也可以利用乾燥機或直接購買乾燥菜更易於保存且輕量。
水果:容易壓壞的例如小番茄,可裝入保溫瓶裡保鮮。
雞蛋:裝入蛋盒保護,若有空隙可塞衛生紙填滿避免撞擊。也可利用空寶特瓶裝入蛋液,省去蛋殼的垃圾,但要注意有無新鮮,保特瓶用後也可拿來裝烹煮剩餘的湯湯水水。個人經驗都是直接購買紙盒裝的雞蛋,原紙盒包裝的保護力還不錯!打包時放在背包上層位子,避免受擠壓~
五、份量估計
米:100g=2碗飯。男生食量約1.5~2碗飯;女生食量約1~1.5碗飯。
麵:男生食量約100g;女生食量約80g。
水:每人每日行進水約1~1.5L;含煮食水約2~3L。
六、瓦斯量估計
考量不同爐頭間的燃燒效率、海拔高低、氣溫、有無使用擋風板、需煮幾餐、料理難易度、公糧或個糧等因素,所需要的瓦斯用量也會不同,所以沒有標準答案,但能夠依據每一次的炊煮獲得經驗抓取大概用量。
七、生米煮成熟飯
因海拔高低的沸點不同,米:水的比例也不同~
海拔1000m,1:1
海拔2000m,1:1.5
海拔3000m,1:2
步驟:
1.米加完水後先泡水15分鐘(可泡可不泡,先泡較好煮)
2.開大火煮滾冒煙約2~5分鐘後,稍微攪拌
3.再轉小火(保持微滾持續冒煙)約10~15分鐘,直至沒有滾動的聲音後
4.再轉更極小火(接近關掉瓦斯的火喉)煮約10分鐘(會細微冒煙)
5.聞到米香味後關火靜置悶20分鐘 (為了加速米芯悶熟及提高成功機率,我還會把它放到睡袋裡面悶?,若擔心睡袋受損也可以再用布或衣物稍微墊一下~)
剛開始要在山上成功將米煮熟不容易,只有不斷地嘗試與練習並耐心等候悶飯的時間,才能吸取經驗漸漸成功!
鍋具選擇上也儘量讓鍋蓋與鍋的密合度高,例如:煮飯神器。
八、個人三餐的菜單推薦
早餐:早上起床肚子不會太餓,加上還要收帳打包,會選擇方便快速食用的,如:超商飯糰、麵包、乾燥飯,搭配奶茶或咖啡。
中餐:為了早點到營地,較少人會選擇開火,通常也是以麵包、飯糰解決,甚至只吃行動糧。
晚餐:走了一天終於到營地或山屋可以好好休息,也有較多時間慢慢煮,就會吃比較好,如:臘腸飯、咖哩飯,偶爾炒個豆干、水蓮,再搭配玉米濃湯或味噌湯。
九、廚餘處理
若以自理來說份量比較好抓,鮮少會有廚餘的問題,但若開公糧的話,就容易產生一些剩餘的湯湯水水,最好的處理辦法當然就是大家一起喝掉,若實在不行的話,則要將廚餘採乾濕分離,用瓶子將湯湯水水的部分裝起來,廚餘、食物殘渣另外用雙層垃圾袋裝起來防止滲出,然後一起揹下山丟棄,避免直接任意傾倒於山上,會讓野生動物吃下肚造成不健康外,也污染了環境或水源。
在山上低溫的環境下,不用指望任何廚餘、果皮會自然降解,任意傾倒只會對山林造成災難,所以事前的糧食規劃一定要好好準備,也可盡量避免有骨頭的食材或提前做去骨處理,減少廚餘的產生。
十、鍋具清潔
在山上不要使用化學清潔劑,會汙染環境!可以用使用天然的苦茶粉做清潔,但若不是太難清潔的話,我通常都用濕紙巾或衛生紙擦一擦,然後用熱水去油,再擦一遍即乾淨溜溜~